研究:遭丟棄塑膠導致海鳥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的損害

(SeaPRwire) –   對已吞食塑膠的幼鳥進行的分析顯示,塑膠對健康產生潛在的影響,包括細胞破裂和胃壁腐爛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海鳥攝入塑膠會造成類似阿茲海默症的腦損傷。近幾十年來,塑膠污染已成為日益嚴重的環境和健康問題。

在過去 70 年中急劇增長的塑膠產量,每年產生約 3.6 億公噸的廢棄物。塑膠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並引發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的憤怒,預計到 2040 年,廢棄物數量將翻一番。

發表在週三《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群候鳥的血液測試顯示,牠們的幼鳥被父母錯誤地餵食了塑膠垃圾,這會對幼鳥造成無症狀的損害,包括胃壁腐爛、細胞破裂和神經退化。

來自 University of Tasmania 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分析,重點關注年幼的黑短腳鸌,牠們通常在澳洲的 Lord Howe Island 和日本之間遷徙,並在首次飛行前在洞穴中度過約 90 天。研究表明,塑膠污染已使這些幼鳥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影響牠們的胃、肝臟、腎臟和腦部。

根據《The Guardian》的引述,University of Tasmania 醫學院的博士生 Alix de Jersey 表示,這項研究旨在評估「已食用塑膠但外觀看起來健康的鳥類」的健康狀況。

領導這項研究的 De Jersey 特別指出,在血液測試中發現的蛋白質模式與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蛋白質模式「非常相似」,並補充說「這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孩子患有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會導致大腦萎縮,其細胞逐漸死亡,是癡呆症最常見的形式。它的特徵是認知功能、行為和社交技能的下降。

研究人員還表示,幼鳥能夠在遷徙前嘔吐出一些塑膠,但強調由於數量龐大,所有鳥類都不可能清除乾淨。接受檢查的幼鳥被抽出胃裡的塑膠,意味著牠們能夠在沒有體內塑膠廢棄物的情況下開始遷徙。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